|
|||
大品第六 趣论 72 一 得趣与智相应时,以几何之因为缘而有生?大剎帝利、大婆罗门、大长者、欲 缠之诸天与智相应时,以几何之因为缘而有生?于色缠之诸天以几何之因为缘而有 生?于无色缠之诸天以几何之因为缘而有生? 得趣与智相应时,以八因为缘而有生。大剎帝利、大婆罗门、大长者、欲缠之 诸天与智相应时,以八因为缘而有生。色缠之诸天以八因为缘而有生。无色缠之诸 天以八因为缘而生。 二 得趣与智相应时,几何之八因为缘而有生?于善业之势速剎那1有三善因于此 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缘。故谓以善根为缘而有行。于欣求之剎那有二不善因于此剎那 生是思之俱生缘。故谓不善根为缘而有行。于结生之剎那有三无记因此剎那生是思 之俱生缘。故谓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 73 于结生之剎那五蕴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四大是俱 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三命行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 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如是十 四法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 于结生之剎那四无色蕴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五根是 大品第六 趣论 三五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五四 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三因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 于结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 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 于结生之剎那如是二十八法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 得趣而与智相应时,以此之八因为缘而有生。 三 大剎帝利、大婆罗门、大长者、欲缠之诸天与智相应时,如何有八因为缘而生? 于善业之势速剎那有三善因于此之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缘。故谓善根为缘而有行。于 欣求之剎那有二不善因于此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缘。故谓不善根为缘而有行。于结生 74 之剎那有三无记因于此之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缘。故谓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 有名色。 于结生之剎那五蕴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四大是俱 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三命行是为俱生缘、互缘、依缘、不 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名色是为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如 是十四法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 于结生之剎那四无色蕴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五根是 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三因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 于结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 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 于结生之剎那如是二十八法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 大剎帝利、大婆罗门、大长者、欲缠之诸天与智相应时,以此八因为缘而有生。 四 于色缠之诸天以如何八因为缘而有生? 于善业之势速剎那有三善因……乃至……于色缠之诸天以此八因为缘而有生。 75 于无色缠之诸天以如何八因为缘而有生?于善业之势速剎那有三善因于此剎那 生是思之俱生缘。故谓善根为缘而有行。于欣求之剎那有二不善因于此剎那生是思 之俱生缘。故谓不善根为缘而有行。于结生之剎那有三无记因于此之剎那生是思之 俱生缘。故谓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 于结生之剎那四无色蕴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五根是 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三因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 大品第六 趣论 三五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五六 于结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如是十四法是俱 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 于结生之剎那如是二十八法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 于无色缠之诸天以此八因为缘而有生。 五 得趣与智不相应时,以几何之因为缘而有生?大剎帝利、大婆罗门、大长者、 欲缠之诸天与智不相应时以几何之因为缘而有生?于色缠之诸天以几何之因为缘而 有生?于无色缠之诸天以几何之因为缘而有生? 得趣与智不相应时,以六因为缘而有生。大剎帝利、大婆罗门、大长者、欲缠 76 之诸天与智不相应时,以六因为缘而有生。于色缠之诸天以六因为缘而有生。于无 色缠之诸天以六因为缘而有生。 六 得趣与智不相应时,何六因为缘而有生?于善业之势速剎那有二善因于此剎那 生是思之俱生缘。故谓以善根为缘而有行。于欣求之剎那有二不善因于此之剎那生 是思之俱生缘。故谓以不善根为缘而有行。于结生之剎那有二无记因于此剎那生是 思之俱生缘。故谓以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 于结生之剎那五蕴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四大是俱 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三命行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 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如是十 四法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 于结生之剎那四无色蕴2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四根 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二因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 缘。于结生之剎那名色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于结生之剎那如是十二法 是俱生缘、互缘、依缘、相应缘。 77 于结生之剎那如是二十六法是俱生缘、互缘、依缘、不相应缘。 得趣与智不相应时,此之六因为缘而有生。 大剎帝利、大婆罗门、大长者、欲缠之诸天与智不相应时,如何以六因为缘而 有生?于善业之势速剎那有二善因于此之剎那生是思之俱生缘。故谓以善根为缘而 有行……乃至……大剎帝利、大婆罗门、大长者、欲缠之诸天与智不相应时,谓以 此六因为缘而有生3。 大品第六 趣论 三五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五八 注1 「势速剎那」javanakkhana但对其次之「欣求之剎那」「结生之剎那」者见之,已有「死没之 剎那」Cavana 者?若然者,应译为「善业者死没之剎那」。 2 无色蕴,底本只在此之个处作无色法。 3 于此以下虽然应当有关色缠之诸天无色缠之诸天应有说明,但在底本暹逻本均皆缺如。 78 一 先有业已有业异熟,先有业未有业异熟,先有业于现有业异熟,先有业于现无 有业异熟,先有业于后应有业异熟,先有业于后应无业异熟。现有业于现有业异熟, 现有业于现无业异熟,现有业于后应有业异熟,现有业于后应无业异熟。后有业应 有业异熟,后有业应无业异熟。 先有善业已有善业异熟,先有善业而未有善业异熟,先有善业而现有善业有异 熟,先有善业而现有无善业异熟,先有善业而后应有善业异熟,先有善业而后应无 善业异熟。现有善业而现有善业异熟,现有善业而现无善业异熟,现有善业而后应 有善业异熟,现有善业而后应无善业异熟。而后应有善业应有善业异熟,而后应有 善业应无善业异熟。 先有不善业已有不善业异熟,先有不善业而未有不善业异熟,先有不善业而现 有不善业异熟,先有不善业而现无不善业异熟,先有不善业而后应有不善业异熟, 79 先有不善业而后应无不善业异熟,现有不善业而现有不善业异熟,现有不善业而现 无有不善业异熟事,现有不善业而后应有不善业异熟,现有不善业而后不应有不善 业异熟。于后有不善业应有不善业异熟,于后应有不善业有不应有不善业异熟。 二 先有呵责业……乃至……先无有呵责业……乃至……先有黑业……乃至……先 有白业……乃至……先有与乐果业……乃至……先有与苦果业……乃至……先有受 乐异熟业……乃至……先有受苦异熟业,已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先有受苦异熟业 而未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先有受苦异熟业而现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先有受苦异 熟业而现无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先有受苦异熟业而后应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先 大品第七 业论 三五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六○ 有受苦异熟业而后应无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现有受苦异熟业而现有受苦异熟业之 异熟,现有受苦异熟业而现无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现有受苦异熟业而后应有受苦 异熟业之异熟,现有受苦异熟业而后不应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后有受苦异熟业而 应有受苦异熟业之异熟,后有受苦异熟业而应无受苦异熟业之异熟。 ﹝圆满因缘﹞ 80 诸比丘!有四种之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如何为四? 诸比丘!有于无常为常而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诸比丘!有于苦为乐而想 颠倒、心颠倒、见颠倒,诸比丘!于无我为有我而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诸比 丘!于不净为净而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诸比丘!如是有四种之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二 诸比丘!有如是四种之想不颠倒、心不颠倒、见不颠倒。如何为四? 诸比丘!有于无常为无常是想不颠倒、心不颠倒、见不颠倒,诸比丘!于苦为 苦是想不颠倒、心不颠倒、见不颠倒。诸比丘!于无我为无我是想不颠倒、心不颠 倒、见不颠倒,诸比丘!于不净为不净是想不颠倒、心不颠倒、见不颠倒。 诸比丘!如是是四之想不颠倒、心不颠倒、见不颠倒。 于无常为常想 于苦而为乐想1 于无我为有我 于不净为净想 有情堕于邪见 心慌乱想妄失 81 魔轭所转不安稳 轮回往返受老死 诸佛出世发光明 灭苦之法开演时 逮得己心闻具慧 无常无常苦是苦 无我为无我 不净为不净 受持诸正见 超越一切苦 大品第八 颠倒论 三六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六二 如是四颠倒于具见人已断、永断。一分已断而一分未断。于无常为常而为想颠 倒、心颠倒、见颠倒是已断。于苦乐想生、心生亦见颠倒已断。于无我为有我是想 颠倒、心颠倒、见颠倒已断。于不净为净而想生、心生,亦是见颠倒已断。 于二事六颠倒已断。于二事二颠倒已断,四颠倒为未断。于四事八颠倒已断, 四颠倒未断也。 注1 乐想,在底本有苦想,应为误植。 82 一 道者,依何之义而为道? 于预流道之剎那,正见依见之义,断邪见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诸法是道而 亦是因,永尽诸烦恼是道而亦是因,通达初净是道而亦是因,摄持心是道而亦是因, 清净心是道而亦是因,殊胜证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达是道而亦是因,〔圣〕谛现观 之道而亦是因,令住于灭之道而亦是因。依现前解1之义正思惟断邪思惟是道而亦 是因,持俱生之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尽诸烦恼是道而亦是因,通达初净之道而亦 是因,摄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净心是道而亦是因,殊胜证之道而亦是因,上通达 83 之道而亦是因,〔圣〕谛现观之道而亦是因,令住于灭之道而亦是因。依摄受之义正 语断邪语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尽诸烦恼是道而亦是因, 通达初净之道而亦是因,摄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净心是道而亦是因,殊胜证得之 道而亦是因,上通达之道而亦是因,〔圣〕谛现观之道而亦是因,令住于灭之道而亦 是因。依等起之义正业断邪业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尽诸 烦恼是道而亦是因,通达初净之道而亦是因,摄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净心是道而 亦是因,殊胜证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达之道而亦是因,〔圣〕谛现观之道而亦是因, 令住于灭之道而亦是因。依清净之义正命断邪命是道而亦是因……乃至……依精勤 之义正精进断邪精进是道而亦是因……乃至……依近住之义正念断邪念是道而亦是 因……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断邪定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诸法是道而亦是 大品第九 道论 三六三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六四 因,永尽诸烦恼是道而亦是因,通达初净之道而亦是因,摄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 净心是道而亦是因,殊胜证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达之道而亦是因,〔圣〕谛现观之 道而亦是因,令住于灭之道而亦是因。 二 于一来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断粗之欲贪结、 瞋结、粗之欲贪随眠、贪随眠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断诸 烦恼是道而亦是因,通达初净是道而亦是因,摄持心是道而亦是因,清净心是道而 亦是因,殊胜证得是道而亦是因,上通达之道而亦是因,〔圣〕谛现观之道而亦是因, 令住于灭之道而亦是因。 84 于不还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断细之欲贪 结、瞋结、细之欲贪随眠、贪随眠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诸法是道而亦是因,永 尽诸烦恼是道而亦是因,通达初净之道而亦是因,摄持心是道而亦是因,净净心是 道而亦是因,殊胜证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达之道而亦是因,〔圣〕谛现观之道而亦 是因,令住于灭之道而亦是因。 于阿罗汉道之剎那,依见之义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断色贪、无 色贪、慢、悼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是道而亦是因,持俱生之诸 法是道而亦是因,永尽诸烦恼是道而亦是因,通达初净之道而亦是因,摄持心是道 而亦是因,清净心是道而亦是因,殊胜证得之道而亦是因,上通达之道而亦是因, 〔圣〕谛现观之道而亦是因,令住于灭之道而亦是因。 三 见之道是正见,现前解之道是正思惟,摄受之道是正语,等起之道是正业2, 清净之道是正命,精勤之道是正精进,近住之道是正念,无散乱之道是正定,近住 之道是念觉支,思择之道是择法觉支,精勤之道是精进觉支,遍满之道是喜觉支, 寂静之道是轻安觉支,无散乱之道是定觉支,简择之道是舍觉支,于不信不动之道 是信力,于懈怠不动之道是精进力,于放逸不动之道是念力,于悼举不动之道是定 力,于无明不动之道是慧力。胜解之道是信根,精勤之道是精进根,近住之道是念 85 根,无散乱之道是定根,见之道是慧根。依增上之义〔五〕根是道,依不动之义〔五〕 力是道,依出之义〔七〕觉支是道。依因之义3是道,依近之义〔四〕念处是道, 依勤之义〔四〕正勤是道,依神通之义〔四〕神足是道,依如之义〔四圣〕谛是道, 依无散乱之义寂止是道,依随观之义正观是道,依一味之义止观是道,依不超越之 大品第九 道论 三六五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六六 义俱存是道,依律仪之义戒清净是道,依无散乱之义心清净是道,依见之义见清净 是道,依解脱之义完全解脱是道,依通达之义明是道,依永舍之义解脱是道,依断 之义尽智是道。志欲依根本之义是道,作意依等起之义是道,触依总摄之义是道, 受依等趣之义是道,定依现前之义4是道,念依增上之义是道,慧依其上之义是道, 解脱依坚固之义是道,入不死涅槃依尽际之义是道。 注1 现前解 abhiniropana 在底本虽亦有 abhiropana 依暹逻本改正。 2 「当起之道是正业」,此一句在底本缺如,依暹逻本补入。 3 「依因之义云云」在底本暹逻本虽共同只有hetutthena maggo恐应补之是「依因之义是 八支圣道」。 4 现前之义(pamukhattha)在底本有Samukhattha为误植。 86 一 诸比丘!师在现前有此醍醐味之梵行。师在现前有三种之醍醐,是宣说醍醐、 受者醍醐、梵行醍醐。 如何是宣说醍醐? 是四圣谛之演说、宣说、宣布、说明、辩了、分别、显发,四念处之……乃至 ……四正勤之〔……乃至……〕四神足之〔……乃至……〕五根之〔……乃至……〕 五力之〔……乃至……〕七觉支之〔……乃至……〕八支圣道之演说、宣说、宣布、 说明、辩了、分别、显发,此是宣说醍醐。 如何是受者醍醐?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并其它之受者,此是受者醍醐。 如何是梵行醍醐? 此即是八支圣道,即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 大品第十 醍醐味论 三六七 -------------------------------------------------------------------------- 小部经典十八 三六八 定,此是梵行醍醐。 87 二 信根是胜解醍醐,不信是滓浊,吐去不信之滓浊,吞入信根之胜解醍醐是醍醐 味。精进根是精勤醍醐,懈怠是滓浊,吐去懈怠之滓浊,吞入精进根之精勤醍醐是 醍醐味。念根是近住醍醐,放逸是滓浊,吐去放逸之滓浊,吞入念根之近住醍醐是 醍醐味。定根是无散乱醍醐,悼举是滓浊,吐去悼举之滓浊,吞入定根之无散乱醍 醐是醍醐味。慧根是见醍醐,无明是滓浊,吐去无明之滓浊,吞入慧根之见醍醐是 醍醐味。 信力于不信是不动醍醐,不信是滓浊,吐去不信之滓浊,吞入信力之于不信不 动醍醐是醍醐味。精进力于懈怠是不动醍醐,懈怠是滓浊,吐去懈怠之滓浊,吞入 精进力于懈怠之不动醍醐是醍醐味。念力于放逸是不动醍醐,放逸是滓浊,吐去放 逸之滓浊,吞入念力于放逸不动醍醐是醍醐味。定力于悼举是不动醍醐,悼举是滓 浊,吐去悼举之滓浊,吞入定力于悼举不动醍醐是醍醐味。慧力于无明是不动醍醐, 无明是滓浊,吐去无明之滓浊,吞入慧力于无明不动醍醐是醍醐味。 念觉支是近住醍醐,放逸是滓浊,吐去放逸之滓浊,吞入念觉支近住醍醐是醍 醐味。择法觉支是思择醍醐,无明是滓浊,吐去无明之滓浊,吞入择法觉支之思择 醍醐是醍醐味。精进觉支是精勤醍醐,懈怠是滓浊,吐去懈怠之滓浊,吞入精进觉 支之精勤醍醐是醍醐味。喜觉支是遍满醍醐,热烦是滓浊,吐去热烦之滓浊,吞入 88 喜觉支之遍满醍醐是醍醐味。轻安觉支是寂静醍醐,粗重是滓浊,吐去粗重之滓浊, 吞入轻安觉支寂静醍醐是醍醐味。定觉支是无散乱醍醐,悼举是滓浊,吐去悼举之 滓浊,吞入定觉支无散乱醍醐是醍醐味。舍觉支是简择醍醐,无简择是滓浊,吐去 无简择之滓浊,吞入舍觉支简择醍醐是醍醐味。 正见是见醍醐,邪见是滓浊,吐去邪见之滓浊,吞入正见之见醍醐是醍醐味。 正思惟是现前解醍醐,邪思惟是滓浊,吐去邪思惟之滓浊,吞入正思惟之现前解醍 醐是醍醐味。正语是摄受醍醐,邪语是滓浊,吐去邪语之滓浊,吞入正语之摄受醍 醐是醍醐味。正业是等起醍醐,邪业是滓浊,吐去邪业之滓浊,吞入正业等起醍醐 是醍醐味。正命是清净醍醐,邪命是滓浊,吐去邪命之滓浊,吞入正命之清净醍醐 是醍醐味。正精进是精勤醍醐,邪精进是滓浊,吐去邪精进之滓浊,吞入正精进之 精勤醍醐是醍醐味。正念是近住醍醐,邪念是滓浊,吐去邪念之滓浊,吞入正念之 大品第十 醍醐味论 三六九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七○ 近住醍醐是醍醐味。正定是无散乱醍醐,邪定是滓浊,吐去邪定之滓浊,吞入正定 之无散乱醍醐是醍醐味。 三 有醍醐、有味1、有滓浊。 89 信根是胜解醍醐,不信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精进根是精勤 醍醐,懈怠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念根是近住醍醐,放逸是滓浊, 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定根是无散乱醍醐,掉举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 解脱味是味。慧根是见醍醐,无明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 信力于不信是不动醍醐,不信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精进力 于懈怠是不动醍醐,懈怠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念力于放逸是不 动醍醐,放逸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定力于掉举是不动醍醐,悼 举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慧力于无明是不动醍醐,无明是滓浊, 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 念觉支是近住醍醐,放逸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择法觉支是 思择醍醐,无明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精进觉支是精勤醍醐,懈 怠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喜觉支是遍满醍醐,热烦是滓浊,此之 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轻安觉支是寂静醍醐,粗重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 解脱味是味。定觉支是无散乱醍醐,掉举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 舍觉支是简择醍醐,无简择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 正见是见醍醐,邪见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正思惟是现前解 90 醍醐,邪思惟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正语是摄醍醐,邪语是滓浊, 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正业是等起醍醐,邪业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 解脱味是味。正命是清净醍醐,邪命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正精 进是精勤醍醐,邪精进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正念是近住醍醐, 邪念是滓浊,此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正定是无散乱醍醐,邪定是滓浊,此 之义味、法味、解脱味是味。 四 正见是见醍醐,正思惟是现前解醍醐,正语是摄受醍醐,正业是等起醍醐,正 命是清净醍醐,正精进是精勤醍醐,正念是近住醍醐,正定是无散乱醍醐,念觉支 是近住醍醐,择法觉支是思择醍醐,精进觉支是精勤醍醐,喜觉支是遍满醍醐,轻 大品第十 醍醐味论 三七一 -------------------------------------------------------------------------- 小部经典十八 三七二 安觉支是寂静醍醐,定觉支是无散乱醍醐,舍觉支是简择醍醐,信力于不信是不动 醍醐,精进力于懈怠是不动醍醐,念力于放逸是不动醍醐,定力于掉举是不动醍醐, 慧力于无明是不动醍醐,信根是胜解醍醐,精进根是精勤醍醐,念根是近住醍醐, 定根是无散乱醍醐,慧根是见醍醐。 依增上之义〔五〕根是醍醐,依不动之义〔五〕力是醍醐,依出之义〔七〕觉 支是醍醐,依因之义〔八支圣〕道是醍醐,依近住之义〔四〕念处是醍醐,依勤之 义〔四〕正勤是醍醐,依神通之义〔四〕神足是醍醐。依无散乱之义寂止是醍醐, 依随观之义正观是醍醐,依一味之义止观是醍醐,依不超越之义俱存是醍醐,依律 仪之义戒清净是醍醐,依无散乱之义心清净是醍醐,依见之义见清净是醍醐,依解 91 脱之义完全解脱是醍醐,依通达之义明是醍醐。依永舍之义解脱是醍醐,依断之义 尽智是醍醐,依止灭之义无生智是醍醐,志欲依根本之义是醍醐,作意依等起之义 是醍醐,触依总摄之义是醍醐,受依等趣之义是醍醐,定依现前之义是醍醐,念依 增上之义是醍醐,慧依其上之义是醍醐,解脱依坚固之义是醍醐,入于不死涅槃依 尽际之义是醍醐。 此品嗢柁南2曰: 智〔论〕见〔论〕入〔出〕息〔论〕, 根〔论〕解脱〔论〕为五, 趣〔论〕业〔论〕颠倒〔论〕, 道〔论〕醍醐〔味论〕十 此3 之妙部是无等、第一、最妙之妙品而建立。 注1 原语peyya 为「可饮」「饮料」之义,今为意译。 2 嗢柁南(uddana)或译摄颂。底本有优陀那udana为误植,今随暹逻本。 3 此之一句诸本多有异同,参照底本与暹逻本读如下。esa nikayavarothapito asamo pat hamo ca pavaro varavaggo ti 大品第十 醍醐味论 三七三 -------------------------------------------------------------------------- 一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庆喜,在憍赏弥国2瞿私罗园。尔时,具寿庆喜告诸比丘 曰:「友,诸比丘!」彼诸比丘应答具寿庆喜:「友!」具寿庆喜作如是说:「友!凡比 丘或比丘尼而于予之现前记3阿罗汉性,必依四道,或依其一。如何为四? 友!于此处有比丘,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彼依先为寂止〔后〕修习正观而道 生。彼习此道多作修习。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友!复次有比丘,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依先为正观〔后〕修习寂止而道生。 彼习此道多作修习,依习此道以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友!复次有比丘,修习俱存之止观,依修习俱存之止观而道生。彼习此道多作 93 修习,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 一 -------------------------------------------------------------------------- 小部经典十九 二 友!复次有比丘,意有被诸法掉举之所捉。友!彼之心内惟定住,于定坐时, 彼一趣得定而道生。彼习此道多作修习,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友!凡比丘或比丘尼于予之现前记〔说〕阿罗汉性者,必依如是四道或依其一。」 二 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者如何? 依出离之力心之一境性而无散乱是为定。于其处所生诸法依无常随观于义是为 正观,依苦随观于义是为正观,依无我随观于义是为正观。如斯初有寂止,后有正 观,故言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 「修习」者,修习有四:于其处依所生诸法不超越之义而修习;依诸根一味之义 而修习;依彼促进生精进之义而修习;依习之义而修习。 「道生」者,如何而为道生?依见义而正见之道生,依现前解义而正思惟之道生, 依摄受义而正语之道生,依等起义而正业之道生,依清净义而正命之道生,依精勤 义而正精进之道生,依近住义而正念之道生,依无散乱义而正定之道生。如是而道 生。 「彼习此道而多作修习」。 「习」者,如何而习?倾心而习,知而习,见而习,观察而习,心摄持而习;依 94 信胜解而习,以精勤精进而习,令近住念而习,定心而习,依慧了知而习;证知应 证知而习,遍知应遍知而习,断应断而习,修习应修习而习,现证应现证而习。如 是而为习。 「修习」者,如何而修习?倾心而修习,知而修习,见而修习,观察而修习,心 摄持而修习;依信胜解而修习,以精勤精进而修习,令近住念而修习,定心而修习, 依慧了知而修习;证知应证知而修习,遍知应遍知而修习,断应断而修习,修习应 修习而修习,现证应现证而修习。如是而为修习。 「多作」者,如何而为多作?倾心而多作,知而多作,见而多作,观察而多作, 心摄持而多作;依信胜解而多作,以精勤精进而多作,令近住念而多作,定心而多 作,依慧了知而多作;证知应证知而多作,遍知应遍知而多作,修习应修习而多作, 现证应现证而多作。如是而为多作。 「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如何断诸结、离诸随眠耶? 依预流道者,断有身见、疑、戒禁取之三结,离见随眠、疑随眠之二随眠。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 三 -------------------------------------------------------------------------- 小部经典十九 四 依一来道者,断粗之欲贪结、瞋结之二结,离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二随眠。 95 依不还道者,断细之欲贪结、瞋结之二结,离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二随眠。 依阿罗汉道者,断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之五结,离慢随眠、有贪随 眠、无明随眠之三随眠。如是而为断诸结、离诸随眠。 三 依无瞋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依光明想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 ……乃至……依入息之力观定弃,依出息之力观定弃而心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 于其处所生之诸法,依无常而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苦而随观义是为正观,依无我而 随观义是为正观。如是于初有寂止,于后有正观,故言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 「修习」者,修习有四:于其处依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依诸根一味之义 而修习,依其所生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依习之义而修习。 「道生」者,如何而道生?依见义而正见之道生,依现前解义而正思惟之道生…… 乃至……依无散乱义而正定之道生。如是而道生。 「彼习此道多作修习」。 「习」者,如何而习?倾心习,知而习……乃至……现证应现证而习,如是而为 习。 「修习」者,如何而修习?倾心而修习,知而修习……乃至……现证应现证而修 习。如是而为修习。 「多作」者,如何而多作?倾心而多作,知而多作……乃至……现证应现证而多 作。如是而为多作。 「依习此道多作修习而断诸结、离诸随眠」。如何断诸结、离诸随眠? 96 依预流道者,断有身见、疑、戒禁取之三结,离见随眠、疑随眠之二随眠。 依一来道者,断粗之欲贪结、瞋结之二结,离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二随眠。 依不还道者,断细之欲贪结、瞋结之二结,离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之二随眠。 依阿罗汉道者,断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之五结,离慢随眠、有贪随 眠、无明随眠之三随眠。如是为断诸结、离诸随眠。 如是先为寂止而修习正观。 四 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者如何? 依无常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苦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无我于随观义是为正观。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 五 -------------------------------------------------------------------------- 小部经典十九 六 于其处所生诸法之最舍所缘性为心之一境性、无散乱而为定。如是初有正观,后有 寂止。故言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依习之义而修习。 「道生」者,如何而道生?……乃至……如是而道生……乃至……如是而断诸 结、离诸随眠。 依色之无常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色之苦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色之无我于随 观义是为正观。于其处所生诸法之最舍所缘性是心之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如是 初有正观,后有寂止。故言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97 依受、想、行、识、眼……乃至……依老死之无常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依老死 之苦……乃至……依无我于随观义是为正观。于其处所生诸法之最舍所缘性是心之 一境性、无散乱是为定。如此初有正观,后有寂止。故言先为正观而修习寂止。 「修习」者,修习有四……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如是先正观而修习寂止。 五 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 依4十六行相而修习俱存之止观。〔谓〕依所缘之义、行境之义、断之义、永舍 之义、出离之义、退转之义、寂静之义、妙善之义、解脱之义、无漏之义、度之义、 无因相之义、无愿之义、空性之义、一味之义、不超越之义、俱存之义。 依所缘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是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 为所缘。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所缘。如是依所缘之义而俱存之止观是 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所缘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修习」者,修习 有四……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如是依所缘之义而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行境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是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 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行境。如是依行境之义,止观是一味、 98 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行境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六 依断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随伴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若断随伴无 明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随伴之诸烦恼与 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以灭为行境。如是依断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 七 -------------------------------------------------------------------------- 小部经典十九 八 不超越。故言依断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永舍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永舍伴随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 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永舍伴随无明之诸烦恼与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 以灭为行境。如是依永舍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永舍 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出离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出离伴随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 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出离伴随无明之诸烦恼与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 以灭为行境。如是依出离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出离 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退转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退转伴随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 性、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退转伴随无明之诸烦恼与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 以灭为行境。如是依退转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退转 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七 依寂静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乃寂静 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乃寂静以灭为行境。如是依寂静之义止 99 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寂静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妙善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乃妙善 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乃妙善以灭为行境。如是依妙善之义, 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妙善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解脱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乃解脱 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乃解脱以灭为行境。如是心解脱乃离贪, 慧解脱乃离无明。如是依解脱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 解脱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八 依无漏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乃欲漏 之无漏,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乃无明漏之无漏,以灭为行境。 如是依无漏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为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无漏之义修习俱 存之止观。 依度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度伴随掉举之诸烦恼与诸蕴,心一境性、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 九 -------------------------------------------------------------------------- 小部经典十九 一○ 无散乱、定以灭为行境。若度随伴无明之诸烦恼与诸蕴,依随观之义,正观乃以灭 为行境。如是依度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度之义修习 俱存之止观。 100 依无因相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乃无 一切因相之因相,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乃无一切因相之因相, 以灭为行境。如是依无因相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无 因相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依无愿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乃无一 切愿之愿,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乃无一切愿之愿,以灭为行 境。如是依无愿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无愿之义修习 俱存之止观。 依空性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者如何?若断掉举,心一境性、无散乱、定乃空一 切现贪,以灭为行境。若断无明,依随观之义,正观乃空一切现贪,以灭为行境。 如是依空性之义,止观是一味、是俱存,成为相互不超越。故言依空性之义修习俱 存之止观。「修习」者,修习有四:依于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依诸根一 味之义而修习;依彼生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依习之义而修习……乃至……「道生」 者,如何而为道生?……乃至……如是而道生……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如是而依空性之义修习俱存之止观。 如是依5十六行相修习俱存之止观。如是以修习俱存之止观。 九 意有被诸法掉举所捉者如何? 101 若由无常之作意而光辉生。「光耀是法」倾心6于光耀,彼之散乱是为掉举。意 有被其掉举所捉者,乃不如实了知无常之近住、不如实了知苦之近住、不如实了知 无我之近住,故言意有被诸法掉举所捉。其心于内只为定住、定坐时,彼乃一趣得 定、道生。如何而道生?……乃至……如是而道生……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 诸随眠。 若依无常而作意者智生、喜生、轻安生、乐生、胜解生、精勤生、近住生、舍 生、欣求生,「欣求是法」倾心于欣求,彼之散乱是为掉举。有意被其掉举所捉者, 不如实了知无常之近住,不如实了知苦之近住,不如实了知无我之近住,故言意有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 一一 -------------------------------------------------------------------------- 小部经典十九 一二 被诸法掉举所捉。其心于内只为定住、定坐时,彼乃一趣得定、道生。如何而道生? ……乃至……如是而道生……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若依苦而作意者……乃至……依无我而作意者,光耀生、智生、喜生、轻安生、 乐生、胜解生、精勤生、近住生、舍生、欣求生。「欣求是法」倾心于欣求,彼之散 乱是为掉举。意有被彼掉举所捉者,不如实了知无我之近住、无常之近住、苦之近 102 住,故言意有被诸法掉举所捉……乃至……如是而断诸结、离诸随眠。 一○ 若依色无常而作意……乃至……若依色苦而作意……乃至……若依色无我而 作意……乃至……受……乃至……厢心、行、识、眼……乃至……若依无常作意老死 ……若依苦作意老死……若依无我作意老死者,即光耀生、智生……乃至……欣求 生。「欣求法」倾心而欣求,彼之散乱为掉举,意有彼彼掉举所捉者,不如实了知老 死之无我近住,老死之无常近住、老死之苦近住。故言意有被诸法掉举所捉……乃 至……如是而断诸结、离随眠。如是而意有被诸法掉举所捉。 光耀智喜于摇转 于轻安乐心通达 胜解精勤与近住 舍与欣求倾心舍 了知遍熟此十处 善为掉举不迷妄 散乱染污灭心修 散乱染污习损减 清净染污不修减 修习不灭无散乱 依此四处心收合 了知所捉以十处 注1 俱存论(yuganandha-katha)〔俱存」者,名为寂止、正观。此以下称为「俱存品」,只采 用部分之名以为品名。 2 瞿私多园(Ghositarama)于 PTS.Dic 亦有Ghosita。在暹罗本及底本皆有si。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 一三 -------------------------------------------------------------------------- 小部经典十九 一四 3在底本有「阿罗汉得」(arahattapattim)。 4 虽言十六行相实则列举十七。但见下文最后之三未详说。 5 虽言十六行相以上列举之处成为十四。 6 倾心底本虽作 apajjati 在随暹罗本为 avajjati。 p.104. ﹝圆满论因缘﹞ 一 诸比丘!如是四是如、不虚、不异。何为四? 诸比丘!「此是苦」者,是如、不虚、不异。「此是苦集」者,是如、不虚、不异。 「此是苦灭」者,是如、不虚、不异。「此是顺苦灭道」者,是如、不虚、不异。诸比 丘!如是四是如、不虚、不异也。 二 如何苦是依如之义而为谛?苦者有四之苦义而为如、不虚、不异。〔即〕于苦是 有害之义、有为之义、烦热之义、变坏之义。于苦是有如是四之苦义而为如、不虚、 不异。如是苦者,依如之义而为谛。 如何集是依如之义而为谛?于集有四之集义而为如、不虚、不异。〔即〕于集有 存续之义、因缘之义、合之义、障碍之义。于集有如是四之集义而为如、不虚、不 异。如是于集依如之义而为谛。 105 如何灭是依如之义而为谛?于灭有四之灭义而为如、不虚、不异。〔即〕于灭有 出离之义、离之义、无为之义、不死之义。于灭有如是四之灭义而为如、不虚、不 异。如是灭依如之义而为谛。 如何道是依如之义而为谛?于道有四之道义而为如、不虚、不异。〔即〕于道有 出离之义、因之义、见之义、增上之义。于道有如是四之道义而为如、不虚、不异。 如是道依如之义而为谛。 三 以几何之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四行相四谛是同一通达:〔即〕是如之义、 无我之义、谛之义、通达之义。如是以四行相四谛是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二〔四〕谛论 一五 -------------------------------------------------------------------------- 小部经典十九 一六 以通达一智、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如何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四行相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苦义 是如之义,集之集义是如之义,灭之灭义是如之义,道之道义是如之义。如是以四 行相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而通达一智、一性,故四谛为 同一通达。 如何依无我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四行相依无我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 苦义是无我之义,集之集义是无我之义,灭之灭义是无我之义,道之道义是无我之 义。如是以四行相依无我之义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通达一智、一 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如何依谛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四行相依谛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苦义 106 是谛之义,集之集义是谛之义,灭之灭义是谛之义,道之道义是谛之义。如是以四 行相依谛之义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通达一智、一性,故四谛为同 一通达。 如何依通达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四行相依通达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 苦义是通达之义,集之集义是通达之义,灭之灭义是通达之义,道之道义是通达之 义。如是以四行相依通达之义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通达一智、 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四 如何而四谛为同一通达?无常者是苦,无常、苦者是无我,无常、苦、无我者 是如。无常、苦、无我、如者是谛,无常、苦、无我、如、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 摄者是一性,而以通达一智、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以几何之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以九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为如之义、无我之 义、谛之义、通达之义、通智之义、遍智之义、断之义、修习之义、现证之义。如 是以九行相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通达一智、一性,故四谛为同 一通达。 五 如何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九行相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苦义 是如之义、集之集义是如之义、灭之灭义是如之义、道之道义是如之义、通智之通 智义是如之义、遍智之遍智义是如之义、断之断义是如之义、修习之修习义是如之 义、现证之现证义是如之义。如是以九行相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是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二 〔四〕谛论 一七 -------------------------------------------------------------------------- 小部经典十九 一八 一性,以一智通达、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107 如何而为依无我之义……乃至……依谛之义……依通达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九 行相依通达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苦义是通达之义,集之集义是通达之义,灭 之灭义是通达之义,道之道义是通达之义,通智之通智义是通达之义,遍智之遍智 义是通达之义,断之断义是通达之义,修习之修习义是通达之义,现证之现证义是 通达之义。如是以九行相依通达之义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是一性,以通达一 智、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六 以几何之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十二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即〕如之义、 无我之义、谛之义、通达之义、通知之义、遍知之义、法之义、如之义、所知之义、 现证之义、触接之义、现欢之义。如是以十二行相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 一性,以通达一智、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如何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十六行相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害 义、有为之义、烦热之义、变坏之义是如之义、集之存续义、因缘之义、合之义、 障碍之义是是如之义、灭之出离义、离之义、无为之义、不死之义是如之义、道之 出离义、因之义、见之义、增上之义是如之义。如是以十六行相依如之义四谛为同 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通达一智、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108 如何而依无我之义……乃至……依谛之义、通达之义、通知之义、遍知之义、 法之义、如之义、所知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现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 十六行相依现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害义、有为之义、烦热之义、变坏之义 是现观之义、集之存续义、因缘之义、合之义、障碍之义是现观之义、灭之出离义、 离之义、无为之义、不死之义是现观之义、道之出离义、因之义、见之义、增上之 义是现观之义。如是以十六行相依现观之义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 以通达一智、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七 于谛有几何之相?于谛有二相:有为相、无为相。于谛有如是之二相。 于谛有几何之相?于谛有六相:于有为之谛知生、知衰坏、知住之异;于无为 之谛不知生、不知衰坏、不知住之异。于谛有如是之六相。 于谛有几何之相?于谛有十二相:于苦谛知生、知衰坏、知住之异,于集谛知 生、知衰坏知住之异,于道谛知生、知衰坏、知住之异,于灭谛不知生、不知衰坏、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二〔四〕谛论 一九 -------------------------------------------------------------------------- 小部经典十九 二○ 不知住之异。于谛有如是之十二相。 八 四谛之中几何是善、几何是不善、几何是无记?集谛是不善,道谛是善,灭谛 109 是无记,苦谛是或善或不善,或无记。三谛为一谛所摄,一谛为三谛所摄,于依事 之力次弟之故。 「或」者,如何而为然?若苦谛不善、集谛为不善者,依不善之义二谛被摄为一 谛,一谛被摄为二谛。若苦谛善、道谛是善者,依善之义二谛被摄为一谛,一谛被 摄为二谛。若苦谛是无记、灭谛是无记者,依无记之义二谛被摄为一谛、一谛被摄 为二谛。如此「或」者〔可如此言〕。三谛被摄为一谛,一谛被摄为三谛,于依事之力 次第之故。 九 诸比丘!昔我未现等正觉于菩萨时,生如是念:「色之味者何?过患者何?出离 者何?受之味者何?过患者何?出离者何?想之味者何?过患者何?出离者何?行 之味者何?过患者何?出离者何?识之味者何?过患者何?出离者何耶?」诸比 丘!此时,我生如是念:「以色为缘而生喜、乐者,此乃色之味,色是无常、苦、变 坏法,此乃色之过患,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者,此乃色之出离。以受为缘…… 乃至……以想为缘〔……〕以行为缘〔……〕以识为缘而生喜、乐者此乃识之味, 识是无常、苦、变坏法者,此乃识之过患,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者此乃识之 出离。 110 一○ 诸比丘!如是以此未如实知通五取蕴之味为味,过患为过患,出离为出离之 间,诸比丘!我于天魔、梵世、沙门、婆罗门、天、人之诸生,未确认现证无上正 等觉。诸比丘!如是以此如实知通五取蕴之味为味,过患为过患,出离为出离时, 诸比丘!我于天魔、梵世、沙门、婆罗门、天、人之诸生确认已现证无上正等觉。 又复智、见生,〔谓〕「于我心解脱不动,此为最后之生而无后有。」 一一 言「色为缘而生喜、乐者,此是色之味」,断之通达是集谛。言「色之无常、苦、 变坏法者,此是色之过患」,遍智之通达是苦谛。言「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者, 此是色之出离」,现证之通达是灭谛。于此之三处,见、思、语、业、命、精进、念、 定修习之通达道谛。言「以受为缘……乃至……以想为缘〔……〕以行为缘〔……〕 以识为缘而生喜、乐,此是识之味」,断之通达集谛。言「识之无常、苦、变坏之法, 此是识之过患」,遍智之通达苦谛。言「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此是识之出离」,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二〔四〕谛论 二一 -------------------------------------------------------------------------- 小部经典十九 二二 现证之通达灭谛。于此之三处,见、思、语、业、命、精进、念、定修习之通达道 谛。 一二 「谛」者,是依几何之行相为谛?依三行相为谛:寻求之义、摄持之义、通达 111 之义。 如何是依寻求之义为谛?「老死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 生?」如是依寻求之义而为谛。「老死以生为因缘、以集为生、依生而生、依生而出 生」,如是依摄持义为谛。了知老死,了知老死之集,了知老死之灭,了知顺老死灭 之道,如是依通达义为谛。 「生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谛。 「生是以有为因缘、以有为集、依有而生、依有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谛。了 知生,了知生之集,了知生之灭,了知顺生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谛。 「有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谛。 「有是以取为因缘、以取为集、依取而生、依取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谛。了 知有,了知有之集,了知有之灭,了知顺有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谛。 「取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谛。 「取以渴爱为因缘、以渴爱为集、依渴爱而生、依渴爱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 谛。了知取,了知取之集,了知取之灭,了知顺取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谛。 「渴爱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 谛。「渴爱以受为因缘、以受为集、依受而生、依受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谛。 了知渴爱,了知渴爱之集,了知渴爱之灭,了知顺渴爱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 谛。 112 「受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谛。 「受以触为因缘、以触为集、依触而生、依触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谛。了知 受,了知受之集,了知受之灭,了知顺受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谛。 「触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谛。 「触以六处为因缘、以六处为集、依六处而生、依六处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 谛。了知触,了知触之集,了知触之灭,了知顺触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谛。 「六处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二〔四〕谛论 二三 -------------------------------------------------------------------------- 小部经典十九 二四 谛。「六处以名色为因缘、以名色为集、依名色而生、依名色而出生」,如是依摄持 之义为谛。了知六处,了知六处之集,了知六处之灭,了知顺六处灭之道,如是依 通达之义为谛。 「名色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 谛。「名色以识为因缘、以识为集、依识而生、依识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谛。 了知名色,了知名色之集,了知名色之灭,了知顺名色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 谛。 「识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谛。 「识以行为因缘、以行为集、依行而生、依行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谛。了知 识,了知识之集,了知识之灭,了知顺识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谛。 113 「行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集、依何而生、依何而出生?」如是依寻求之义为谛。 「行以无明为因缘、以无明为集、依无明而生、依无明而出生」,如是依摄持之义为 谛。了知行,了知行之集,了知行之灭,了知顺行灭之道,如是依通达之义为谛。 一三 老死是苦谛,生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生是苦谛,有 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有是苦谛,取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 谛,灭之了知是道谛。取是苦谛,渴爱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 渴爱是苦谛,受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受是苦谛,触是集谛, 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触是苦谛,六触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 之了知是道谛。六处是苦谛,名色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名 色是苦谛,识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识是苦谛,行是集谛, 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行是苦谛,无明是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 之了知是道谛。 114 老死是苦谛,生或苦谛或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生是苦谛, 有或苦谛或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乃至……行是苦谛,无明 或苦谛或集谛,二之出离是灭谛,灭之了知是道谛。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二 〔四〕谛论 二五 -------------------------------------------------------------------------- 小部经典十九 二六 ﹝舍卫国因缘﹞ 一 诸比丘!如是有七觉支。如何为七?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 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诸比丘!如是是七觉支。 「觉支」者,依何义是觉支? 资益菩提故是觉支,觉故是觉支,随觉故是觉支,别觉故是觉支,等觉故是觉 支。依觉义是觉支,依随觉义是觉支,依别觉义是觉支,依等觉义是觉支。令觉故 是觉支,令随觉故是觉支,令别觉故是觉支,令等觉故是觉支。依令觉之义是觉支, 依令随觉之义是觉支,依令别觉之义是觉支,依令等觉之义是觉支。依觉分之义是 觉支,依随觉分之义是觉支,依别觉分之义是觉支,依等觉分之义是觉支。依获觉 之义是觉支,依获得觉之义是觉支,依增长觉之义是觉支,依现增长觉之义是觉支, 依得觉之义是觉支,依正得觉之义是觉支。 二 依根本之义是觉支,依根本所行之义是觉支,依根本摄持之义是觉支,依根本 116 伴属之义是觉支,依根本圆满之义是觉支,依根本圆熟之义是觉支,依根本无碍解 之义是为觉支,依于根本得无碍解是觉支,于根本无碍解修习自在义是觉支,于根 本无碍解得自在者亦有觉支。依因之义是觉支,依因所行之义是觉支,依因摄持之 义是觉支,依因伴属之义是觉支,依因圆满之义是觉支,依因圆熟之义是觉支,依 因无碍解之义是觉支,依得因无碍解义是觉支,依于因无碍解修习自在义是觉支, 于因无碍解得自在者亦有觉支。依缘之义……〔乃至〕……亦有觉支。依清净之义 117 ……〔乃至〕……亦有觉支。依无呵责之义……〔乃至〕……亦有觉支。依出离之 义……〔乃至〕……亦有觉支。依解脱之义……〔乃至〕……亦有觉支。依无漏之 义……〔乃至〕……亦有觉支。依离之义……〔乃至〕……亦有觉支。依最舍之义 是觉支,依最舍所行之义是觉支,依最舍摄持之义是觉支,依最舍伴属之义是觉支, 依最舍圆满之义是觉支,依最舍圆熟之义是觉支,依最舍无碍解之义是觉支,依最 舍得无碍解义是觉支,于最舍无碍解修习自在义是觉支,于最舍无碍解得自在者亦 有觉支。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 二七 -------------------------------------------------------------------------- 小部经典十九 二八 三 觉根本之义故是觉支,觉因之义故是觉支,觉缘之义故是觉支,觉清净之义故 是觉支,觉无呵责之义故是觉支,觉出离之义故是觉支,觉解脱之义故是觉支,觉 118 无漏之义故是觉支,觉离之义故是觉支,觉最舍之义故是觉支。觉根本所行之义故 是觉支,觉因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缘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清净所行之义故是觉 支,觉无呵责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出离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解脱所行之义故是 觉支,觉无漏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离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最舍所行之义故是觉 支。觉根本摄持之义故是觉支……乃至……觉最舍摄持之义故是觉支。觉根本伴属 之义故是觉支……乃至……觉最舍伴属之义故是觉支。觉根本圆满之义故是觉支 ……乃至……觉最舍圆满之义故是觉支。觉根本圆熟之义故是觉支……乃至……觉 最舍圆熟之义故是觉支。觉根本无碍解之义故是觉支……乃至……觉最舍无碍解之 义故是觉支。觉得根本无碍解之义故是觉支……乃至……觉得最舍无碍解之义是觉 支。于根本无碍解修习觉自在义故是觉支……乃至……于最舍无碍解修习觉自在义 故是觉支。……乃至……。 四 觉摄持之义故是觉支,觉伴属之义故是觉支,觉圆满之义故是觉支,觉一境之 义故是觉支,觉无散乱之义故是觉支,觉精勤之义故是觉支,觉无散逸之义故是觉 支,觉无浊之义故是觉支,觉不动之义故是觉支,依一性近住之力觉心之住义故是 觉支,觉所缘之义故是觉支,觉行境之义故是觉支,觉断之义故是觉支,觉永舍之 119 义故是觉支,觉出离之义故是觉支,觉退转之义故是觉支,觉寂静之义故是觉支, 觉妙善之义故是觉支,觉解脱之义故是觉支,觉无漏之义故是觉支,觉度之义故是 觉支,觉无因相之义故是觉支,觉无愿1之义故是觉支,觉空性之义故是觉支,觉 一味之义故是觉支,觉不超越之义故是觉支,觉俱存之义故是觉支,觉出之义故是 觉支,觉因之义故是觉支,觉见之义故是觉支,觉增上之义故是觉支。 五 觉寂止无散乱之义故是觉支,觉正观之随观义故是觉支,觉止观一味之义故是 觉支,觉俱存不超越之义故是觉支,觉学受持之义故是觉支,觉所缘之行境义故是 觉支,觉退缩心之精勤义故是觉支,觉掉举心之制御义故是觉支,觉俱清净之观察 义故是觉支,觉殊胜证得之义故是觉支,觉上通达之义故是觉支,觉〔四〕谛现观 之义故是觉支,觉灭安住之义故是觉支。 六 觉信根胜解之义故是觉支……乃至……觉慧根之见义故是觉支。信力之于不信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 二九 -------------------------------------------------------------------------- 小部经典十九 三○ 觉不动之义故是觉支……乃至……慧力之于无明觉不动义故是觉支。觉念觉支之近 住义故是觉支……乃至……觉舍觉支之简择义故是觉支。觉正见之见义故是觉支 120 ……乃至……觉正定之无散乱义故是觉支。 觉〔五〕根之增上义故是觉支,觉(五)力之不动义故是觉支,觉〔七〕觉支 之出义故是觉支,觉〔八圣〕道之因义故是觉支,觉〔四〕念住之近住义故是觉支, 觉〔四〕正勤之勤义故是觉支,觉〔四〕神足之神通义故是觉支,觉〔四〕谛之如 义故是觉支,觉〔四〕加行之止灭义故是觉支,觉〔四〕果之现证义故是觉支,觉 慧之了知义故是觉支,觉寻之2现前解义故是觉知,觉伺之伺案义故是觉支,觉喜 之遍满义故是觉支,觉乐之成果义故是觉支,觉心之一境性义故是觉支。 七 觉倾心之义故是觉支,觉识之义故是觉支,觉了知之义故是觉支,觉想义之故 是觉支,觉一趣之义故是觉支,觉通智所知之义故是觉支,觉遍智之度义故是觉支, 觉断之永舍义故是觉支,觉修习一味之义故是觉支,觉现证之接触义故是觉支,觉 蕴之蕴义故是觉支,觉界之界义故是觉支,觉处之处义故是觉支,觉有为之有为义 121 故是觉支,觉无为之无为义故是觉支。 八 觉心之义故是觉支,觉心之无间义故是觉支,觉心之出离义故是觉支,觉心之 3退转义故是觉支,觉心之因义故是觉支,觉心之缘义故是觉支,觉心之事义故是 觉支,觉心之4地义故是觉支,觉心所缘之义故是觉支,觉心之行境义故是觉支, 觉心所行义故是觉支,觉心趣之义故是觉支,觉心之引发义故是觉支,觉心之出义 故是觉支,觉心之离义故是觉支。 九 觉一性之倾心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识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了知义故是觉支, 觉一性之想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一趣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跃进义故是觉支,觉 一性之明寂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停止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解脱义故是觉支,觉 122 于一性见「此寂静」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乘所作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实所作义故 是觉支,觉一性之随成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遍摄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善造作义 故是觉支,觉一性之摄持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伴属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圆满义 故是觉支,觉一性之总摄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住持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习义故 是觉支,觉一性之修习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多作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善成就义 故是觉支,觉一性之5善解脱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6觉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随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 三一 -------------------------------------------------------------------------- 小部经典十九 三二 觉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别觉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等觉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令 觉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令随觉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令别觉义故是觉支,觉一性 令等觉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觉分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随觉分义故是觉支,觉一 性之别觉分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等觉分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明义故是觉支,觉 一性之开明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随明义故是觉支,觉一性之别别明义故是觉支, 觉一性之等明义故是觉支。 一○ 觉断之义故是觉支,觉灭之义故是觉支,觉极热之义故是觉支,觉遍照之义 故是觉支,觉烦恼寂静义故是觉支,觉不垢之义故是觉支,觉离垢之义故是觉支, 123 觉无垢之义故是觉支,觉等之义故是觉支,觉会之义故是觉支,觉离之义故是觉支, 觉离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离贪之义故是觉支,觉离贪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灭之 义故是觉支,觉灭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最舍之义故是觉支,觉最舍所行之义故是 觉支,觉解脱之义故是觉支,觉解脱所行之义故是觉支,觉志欲之义故是觉支,觉 志欲之根本义故是觉支,觉志欲之7 足义故是觉支,觉志欲之勤义故是觉支,觉志 欲之神通义故是觉支,觉志欲之胜解义故是觉支,觉志欲之精勤义故是觉支,觉志 欲之近住义故是觉支,觉志欲之无散乱义故是觉支,觉志欲之见义故是觉支,觉精 进之义故是觉支,觉心之义故是觉支,觉思惟之义故是觉支,觉思惟之根本义故是 觉支,觉思惟之足义故是觉支,觉思惟之勤义故是觉支,觉思惟之神通义故是觉支, 觉思惟之胜解义故是觉支,觉思惟之精勤义故是觉支,觉思惟之近住义故是觉支, 觉思惟之无散乱义故是觉支,觉思惟之见义故是觉支。 一一 觉苦之害义故是觉支,觉苦之有为义故是觉支,觉苦之烦热义故是觉支,觉 苦之变坏义故是觉支,觉集之存续义、因缘之义、合之义、障碍之义故是觉支,觉 灭之出义、离之义、无为之义、不死之义故是觉支,觉道之出义、因之义、见之义、 124 增上之义故是觉支。 觉如之义故是觉支,觉不异之义故是觉支,觉无我之义故是觉支,觉谛之义故 是觉支,觉通达之义故是觉支,觉通智之义故是觉支,觉遍智之义故是觉支,觉法 之义故是觉支,觉界之义故是觉支,觉所知之义故是觉支,觉现证之义故是觉支, 觉触接之义故是觉支,觉现观之义故是觉支,觉出离之义故是觉支,觉无瞋故是觉 支,觉光明想故是觉支,觉无散乱故是觉支,觉法决定故是觉支,觉智故是觉支,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 三三 -------------------------------------------------------------------------- 小部经典十九 三四 觉胜喜故是觉支,觉初静虑故是觉支……觉阿罗汉道故是觉支。 一二 依胜解义觉信根故是觉支……乃至……依见之义觉慧根故是觉支。于不信依 不动义觉信力故是觉支……乃至……于无明依不动义觉慧力故是觉支。依近住之义 觉念觉支故是觉支……乃至……依简择之义觉舍觉支故是觉支,依见之义觉正见故 是觉支……乃至……依无散乱之义觉正定故是觉支。依增上之义觉根故是觉支…… 乃至……依不动之义觉力故是觉支。觉出离之义故是觉支……乃至……依因之义觉 125 道故是觉支,依近住之义觉念住故是觉支……乃至……依勤之义觉正勤故是觉支, 依神通之义觉神足故是觉支,依如之义觉谛故是觉支。依无散乱之义觉寂止故是觉 支,依随观之义觉正观故是觉支,依一味之义觉正观故是觉支,依不超越之义觉俱 存故是觉支。依律仪之义觉戒清净故是觉支,依无散乱之义觉心清净故是觉支,依 见之义觉见清净故是觉支。依解脱之义觉解脱故是觉支,依通达之义觉明故是觉支, 依永舍之义觉解脱故是觉支,依断之义觉尽智故是觉支,依止灭之义觉无生智故是 觉支,依觉志欲根本之义故是觉支,依觉作意等起之义故是觉支,依觉触总摄之义 故是觉支,依觉受等趣之义故是觉支,依觉定现前之义故是觉支,依觉念增上之义 故是觉支,依觉彼慧之上义故是觉支,依觉解脱坚固之义故是觉支,依觉尽际不死 入涅槃义故是觉支。 舍卫国因缘 一三 尔时,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友!」彼诸比丘应答具寿舍利弗:「友!」具 寿舍利弗如是曰: 友!如是有七觉支。如何为七耶?是念觉支、择法觉支……乃至……舍觉支。 友!如是有七觉支。友!我于此七觉支之中,于住晨朝将欲用觉支以住于晨朝,住 于日中时将欲用觉支以住于日中,住于夕时将欲用觉支以住于夕时。 126 友!若我有念觉支之念者,我则有无量之念,我有善造作之念而了知住为8住。 若依我灭者,由此之缘而了知依我灭〔……〕择法觉支……乃至……友!若我有舍 觉支之念者,我则有无量念,我有善造作之念而了知住为住。若依我灭者,由此之 缘了知依我灭。友!譬如有国王或大臣将有种种杂饰之衣服满于衣箧,晨朝将著所 欲衣服之一双则于日中时……乃至……友!于夕时将著所欲衣服之一双则于夕时著 之。友!如是我于此之七觉支之中,住于晨朝将欲用觉支则于晨朝住之,于日中时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 三五 -------------------------------------------------------------------------- 小部经典十九 三六 ……乃至……夕时将欲用觉支则于夕时住之。友!若我有念觉支之念者,我则有无 量之念,于我有善造作之念而了知住为住。若依我灭,由此之缘了知依我灭〔……〕 择法觉支……乃至……友!若我有舍觉支之念者,我则有无量之念,于我有善造作 之念而了知住为住。若依我灭,由此之缘了知依我灭。 一四 「若我有念觉支之念,」有觉支者如何?近住于灭之时,「若我有念觉支之念 者,」则是有觉支。譬如于油灯之燃故于有焰时有光,于有光时有焰。如是近住于灭 时,「若我有念觉支之念者,」则是有觉支。 127 「我有无量之念,」有觉支者如何?一切诸烦恼9有量、遍缠而生后有是为诸行, 灭是无量,依不动之义、无为之义故。近住于灭时,「我有无量之念者,」则是有觉 支。 「我有善造作之念,」有觉支者如何?一切诸烦恼不等、遍缠而生后有是为诸行, 灭是平等法,依寂静之义、妙善之义故。近住于灭时,「我有善造作之念者,」则是 有觉支。 一五 了知住之为住,若又灭者,由此之缘,了知灭者如何? 以几何之行相念觉支住,以几何之行相念觉支灭? 以八行相念觉支住,以八行相念觉支灭。 如何以八行相念觉支住?依倾心于不生念觉支住,依不倾心于生念觉支住,依 倾心于不转念觉支住,依不倾心于转念觉支住,依倾心于无因相念觉支住,依不倾 心于因相念觉支住,依倾心于灭念觉支住,依不倾心于诸行念觉支住。如是以八行 相念觉支住。 如何以八行相念觉支灭?依倾心于生念觉支灭,依不倾心于不生念觉支灭,依 倾心于转念觉支灭,依不倾心于不转念觉支灭,依倾心于因相念觉支灭,依不倾心 于无因相念觉支灭,依倾心于诸行念觉支灭,依不倾心于灭念觉支灭。如是依八行 相念觉支灭。 128 如是了知住为住,若又灭者,由此之缘,了知灭…… 一六 「若我有舍觉支之念,」有觉者如何?近住于灭时,「若我有舍觉支之念者,」 则有觉支。譬如油灯之燃故于有焰时有光,于有光时有焰。如是近住于灭时,「若我 有舍觉支之念者,」则有觉支。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 三七 -------------------------------------------------------------------------- 小部经典十九 三八 「于我有无量之念,」有觉支者如何?一切诸烦恼是有量、遍缠而生后有是为诸 行,灭是无量,依不动之义、无为之义故。近住于灭时,「我有无量之念者,」则有 觉支。 「于我有善造作之念,」有觉支者如何?一切诸烦恼是不等、遍缠而生后有是为 诸行,灭是平等法,依寂静之义、妙善之义故。于近住灭时,「于我有善造作之念者,」 则有觉支。 了知住为住,若又灭者,由此之缘,了知灭者如何? 以几何之行相舍觉支住?以几何之行相舍觉支灭耶? 以八行相舍觉支住,以八行相舍觉支灭。 一七 如何以八行相舍觉支住?依倾心于不生舍觉支住,依不倾心于生舍觉支住, 依倾心于不转舍觉支住,依不倾心于转舍觉支住。依倾心于无因相舍觉支住,依不 倾心于因相舍觉支住,依倾心于灭舍觉支住,依不倾心于诸行舍觉支住。如是以八 行相舍觉支住。 如何以八行相舍觉支灭?依倾心于生舍觉支灭,依不倾心于不生舍觉支灭,依 129 倾心于转舍觉支灭,依不倾心于不转舍觉支灭,依倾心于因相舍觉支灭,依不倾心 于无因相舍觉支灭,依倾心于诸行舍觉支灭,依不倾心于灭舍觉支灭。 如是了知住之为住,若又灭者,由此之缘,了知灭。 注1 无愿之义云云 底本脱落此一句,依暹罗本补之。 2 现前解 底本暹罗本虽均作为abhiropana-如其它之用例应改为adhiniropana-。 3 退转 在底本虽有「识之义」依于暹罗本及其它用例改正之。 4 地之义 底本虽作「等之义」依其它之用例及暹罗本改正为bhummattha。 5 善解脱 在底本虽有「善清净」 依暹罗本及其它之用例改正之。 6 觉 底本虽有bhunjana,依暹罗本及其它之用例应改正为bujjhana。以下仿此。 7 足 底本虽作padaha 依暹罗本及其它之用例改正为pada-其次思惟之足亦同。 8 住之次,底本有vacanam异本有cavanam,caram等语以在文脉上应为不须要故不译。 9 有量、遍缠底本虽作 pamanadandha 依暹罗本改为 pamanavanta。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三〔七〕觉支论 三九 -------------------------------------------------------------------------- 小部经典十九 四○ p.130. ﹝舍卫国因缘﹞ 一 诸比丘!若习慈心解脱、修习、多作、乘作、实作、随成、遍熟、善造作者应 可希求有十一功德。如何为十一?乐眠、乐觉、不见恶梦、受人爱、受非人爱、诸 天守护、彼无受火、毒或剑、速得定心、颜色清净、死无迷妄、无上通达而生梵世。 诸比丘!如习慈心解脱、修习、多作、乘作、实作、随成、遍熟、善造作者,应可 希求有如是十一功德。 二 于慈心解脱有无别遍满,于慈心解脱有有别遍满,于慈心解脱有方遍满。 以几何之行相有无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以几何之行相有有别遍满之慈心解脱? 以几何之行相有方遍满之慈心解脱? 以五行相有无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以七行相有有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以十行相 有方遍满之慈心解脱。 如何以五行相有无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于一切之有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 131 乐而摄护我!一切之有命……乃至……一切之活物〔……〕一切之人〔……〕一切 之我性所属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护我!」如是以五行相有无别遍满之慈心 解脱。 如何以七行相有有别遍满之慈心解脱?「于一切之女人乃无怨、无瞋、无害、有 乐而摄护我!一切之男人……乃至……一切13之尊者〔……〕一切之非尊者〔……〕 一切之天〔……〕一切之人〔……〕一切之2堕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 护我!」如是以七行相有有别遍满之慈心解脱。 三 如何以十行相有方遍满之慈心解脱?「于东方一切之有情乃无怨、无瞋、无害、 有乐而摄护我!于西方一切之有情……乃至……于北方一切之有情〔……〕于南方 一切之有情〔……〕于东南方一切之有情〔……〕于西北方一切之有情〔……〕于 东北方一切之有情〔……〕于西南方一切之有情〔……〕于下方一切之有情〔……〕 于上方一切之有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护我!于东方一切之有命……乃 至……活物〔……〕人〔……〕我性所属〔……〕一切之女人〔……〕一切之男人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四 慈论 四一 -------------------------------------------------------------------------- 小部经典十九 四二 〔……〕一切之尊者〔……〕一切之非尊者〔……〕一切之天〔……〕一切之人〔……〕 一切之堕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护我!于西方一切之堕者〔……〕于 北方一切之堕者〔……〕于南方一切之堕者〔……〕于东南方一切之堕者〔……〕 于西北方一切之堕者〔……〕于东北方一切之堕者〔……〕于西南方一切之堕者〔……〕 于下方一切之堕者〔……〕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无瞋、无害、有乐而摄护 我!」如是以十行相有方遍满之慈心解脱。 除一切有情之苦害以无苦害,除损害以无损害,除烦热以无烦热,除永尽以无 永尽,除害心以无害心,一切之有情乃无怨而勿有怨,有乐而勿有苦,依乐而勿依 苦。」如是以八行相一切有情乃起慈故是「慈」,思此之法故是「心,」由一切瞋所属解 132 脱故是解脱,而慈而心解脱故是慈心解脱。 四 「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信而胜解,有信3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一 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精勤精进,有精进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 乃无怨、安稳、有乐!己以令近住念,有念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无怨、 安稳、有乐!」以定心,有定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 以慧了知、有慧根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五根是习慈心解脱,依此五根习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修习,依此 之五根修习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多作,依此之五根多作慈心解脱。此五 根是慈心解脱之庄严,依此之五根善庄严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资具,依 此之五根善资饰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伴属,依此之五根善围绕慈心解脱。 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俱生、 相合、相应、跃进、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乘作、实作、随成、遍 133 熟、善造作、善修习、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五 「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于不信而不动,有信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 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于懈怠而不动,有精进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 乃无怨、安稳、有乐!」于放逸而不动,有念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无怨、 安稳、有乐!」于掉举而不动,有定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 有乐!」于无明而不动,有慧力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之五力习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修习,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四 慈论 四三 -------------------------------------------------------------------------- 小部经典十九 四四 依此之五力修习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多作,依此之五力多作慈心解脱。 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庄严,依此之五力善庄严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资具, 依此之五力善资饰于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伴属,依此之五力善围绕慈心 解脱。 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俱生、 相合、相应、跃进、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乘作、实作、随成、遍 134 熟、善造作、善修习、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六 「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令近住于念,有念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 有情……乃至……」以慧思择,有择法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 以精勤精进,有精进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令止灭熟烦, 有喜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令止灭粗重,有轻安觉支遍习 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以定心,有定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 情……乃至……」以智简择诸烦恼,有舍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之七觉支习慈心解脱。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 修习,依此之七觉支修习慈心解脱。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多作,依此之七觉支多 作慈心解脱。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庄严,依此之七觉支善庄严慈心解脱。此七觉 支是慈心解脱之资具,依此之七觉支善资饰慈心解脱。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伴属, 依此之七觉支善围绕慈心解脱。 此七觉支是慈心解脱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俱 135 生、相合、相应、跃进、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乘作、实作、随成、 遍熟、善造作、善修习、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七 「一切有情乃无怨、安稳、有乐!」正见,有正见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 〔乃至〕……有乐!」正现前解,有正思惟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 ……有乐!」正摄受,有正语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 令正等起,有正业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令正清净, 有正命遍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正精勤,有正精进遍 习之慈心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令正近住,有正念遍习之慈心 解脱。「一切有情……〔乃至〕……有乐!」正定,有正定遍习之慈心解脱。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四 慈论 四五 -------------------------------------------------------------------------- 小部经典十九 四六 此八〔圣〕道是心解脱之习,依此之八〔圣〕道习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 慈心解脱之修习,依此八〔圣〕道修习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多作, 依此之八〔圣〕道多作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庄严,依此之八〔圣〕 道善庄严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资具,依此之八〔圣〕道善资饰慈 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伴属,依此之八〔圣〕道善围绕慈心解脱。 136 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 俱生、相合、相应、跃进、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实作、随成、遍 熟、善造作、善修习、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八 「一切之有命……乃至……一切之活物〔……〕一切之人〔……〕一切之我性所 属〔……〕一切之女人〔……〕一切之男人〔……〕一切之尊者〔……〕一切之非 尊者〔……〕一切之天〔……〕一切之人〔……〕除一切堕者之苦害以无苦害,除 损害以无损害,除烦热以无烦热,除永尽以无永尽,除害心以无害心,一切之堕者 乃无怨而勿有怨,有乐而勿有苦,依乐而勿依苦。」如是以八行相一切之堕者乃起慈 故是「慈」,思此法故是「心」,由一切瞋所属解脱故是「解脱」,而慈而心解脱故是慈 、心解脱。「一切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信胜解,有信根遍习之慈心解脱4…… 乃至……令成、明而为照。 九 于东方一切有情之……乃至……于西方一切有情之〔……〕于北方〔……〕于 南方〔……〕于东南方〔……〕于西北方〔……〕于东北方〔……〕于西南方〔……〕 于下方〔……〕于上方除一切有情之苦害以无苦害……乃至……而慈而心亦为解脱 故是慈心解脱。「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信胜解,有信根遍习 137 之慈心解脱……乃至……令成、明而为照。 一○ 「于东方一切有命之……乃至……堕者之〔……〕于西方一切堕者之〔……〕 于北方〔……〕于南方〔……〕于东南方〔……〕于西北方〔……〕于东北方〔……〕 于西南方〔……〕于下方〔……〕于上方以除一切之堕者之苦害以无苦害……乃至 ……而慈而心亦为解脱故是慈心解脱。 一一 「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信胜解,有信根遍习之慈心解 脱。「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以精勤精进,有精进根遍习之慈心 解脱。「〔于上方〕……乃至……」令近住念,有念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四 慈论 四七 -------------------------------------------------------------------------- 小部经典十九 四八 乃至……」以定心,有定根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以慧了知, 有慧根遍习之慈心解脱。此五根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之五根习慈心解脱……乃至 ……令成、明而为照。 一二「 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于不信而不动,有信力遍习之慈 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于懈怠而不动,有精进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于 上方〕……乃至……」于放逸而不动,有念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 ……」于悼举而不动,有定力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于无明而 不动,有慧力遍习之慈心解脱。此五力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之五力习慈心解脱…… 乃至……令成、明而为照。 138 一三 「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令近住念,有念觉支遍习之慈心。 解脱「〔于上方〕……乃至……」以慧思择,有择法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 ……乃至……」以精勤精进,有精进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 令止灭热烦,有喜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令止灭粗重,有 轻安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以定心,有定觉支遍习之慈心 解脱。「〔于上方〕……乃至……」以智简择诸烦恼,有舍觉支遍习之慈心解脱。此七 觉支是慈心解脱之习,以此之七觉支习慈心解脱……乃至……令成、明而为照。 一四 「于上方一切之堕者乃无怨、安稳、有乐!」正见,有正见遍习之慈心解脱。 「〔于上方〕……乃至……」正现前解,有正思惟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 至……」正摄受,有正语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令正等起,有 正业遍习之慈解脱。「〔于上方〕……乃至……」令正清净,有正命遍习之慈解脱。 「〔于上方〕……乃至……」正精勤,有正精进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 ……」令正近习,有正念遍习之慈心解脱。「〔于上方〕……乃至……」以正定,有正 定遍习之慈心解脱。 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之习,依此八〔圣〕道习慈心解脱。……此八〔圣〕 道是慈心解脱之伴属,依此八〔圣〕道善围绕慈心解脱。此八〔圣〕道是慈心解脱 139 之习、修习、多作、庄严、资具、伴属、圆满、俱行、俱生、相合、相应、跃进、 明寂、停止、解脱,「此是寂静」之观、乘作、实作、随成、遍熟、善造作、善修习、 善摄受、善成就、善解脱,令成、明而为照。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四 慈论 四九 -------------------------------------------------------------------------- 小部经典十九 五○ 注1 尊者ariya或被思考指为阿利安族。非尊者准此可知。 2 堕者(vinipatika)vinipata即谓在地狱等之堕者。 3 信根遍习在底本虽有saddhindriyam paribhavita但随暹罗本应读为saddhindriya paribhavita以下仿此。 4 此之省略文准第四项乃至第七 项可知。 p.140. 一 离欲是道,解脱是果,离欲是道者如何? 于预流道之时,依见之义,正见是离邪见,于此随转诸烦恼与离诸蕴,则离外 之一切因相。 离欲是离欲为所缘,离欲为行境,于离欲生,于离欲住,于离欲安住。 离欲者,于离欲有二,涅槃是离欲,涅槃之所缘生一切之法是离欲故是离欲。 俱生之七支是至离欲,故离欲是道。依此之道诸佛与声闻到达未到之涅槃故是八〔圣〕 道支。于众多外道之沙门婆罗门虽有诸道,然此八圣道支是最尊、最胜、极胜、最 上、最妙,故八〔圣道〕支是于诸道中最胜。 于依现前解之义而正思惟是离邪思惟,依摄受之义而正语是离邪语,依于等起 之义而正业是离邪业,依于清净之义而正命是离邪命,依于精勤之义而正精进是离 邪精进,依于近住之义而正念是离邪念,依于无散乱之义而正定是离邪定,于此离 141 随转诸烦恼与诸蕴,则离外之一切因相。 离欲是离欲为所缘,离欲为行境,于离欲生,于离欲住,于离欲安住。 离欲者,离欲有二,涅槃是离欲,涅槃之所缘生一切之法,是离欲故是为离欲。 俱生之七支是至离欲,故离欲是道。依此之道诸佛与声闻到达未到之涅槃故是八〔圣〕 道支。于众多外道之沙门婆罗门虽有诸道,然此八圣道支是最尊、最胜、极胜、最 上、最妙,故八〔圣〕道支是于诸道中最胜。 二 于一来道之时,依见之义而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而正定,是由离巅 之欲贪结、瞋结、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于此离随转诸烦恼与诸蕴,则离外之一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五 离欲论 五一 -------------------------------------------------------------------------- 小部经典十九 五二 切因相。 离欲者,以离欲为所缘……〔乃至〕……八〔圣道〕支是为诸道中最胜。 三 于不还道之时,依见之义而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是由离细之欲 贪结、瞋结、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离,于此离随转诸烦恼与诸蕴,则离外之一切 因相。 142 离欲者,以离欲为所缘……乃至……八〔圣道〕支是为诸道中最胜。 四 于阿罗汉道之时,依见之义而正见……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是由离色 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于此离随转诸烦恼 与诸蕴,则离外之一切因相。 离欲者,以离欲为所缘,以离欲为行境,于离欲生,于离欲住,于离欲安住。 离欲者,离欲有二,涅槃是离欲,涅槃所缘生一切之法,是离欲故是为离欲。 俱生之七支是至离欲,故离欲是道。依此之道诸佛与声闻到达未到之涅槃故是八〔圣〕 道支。于众多外道之沙门婆罗门虽有诸道,然此之八圣道支是最尊、最胜、极胜、 最上、最妙,故八〔圣道〕支是诸道中最胜。 五 见离欲是正见,现前解离欲是正思惟,摄受离欲是正语,等起离欲是正业,清 净离欲是正命,精勤离欲是正精进,近住离欲是正念,无散乱离欲是正定。近住离 欲是念觉支,思择离欲是择法觉支,精勤离欲是精进觉支,遍满离欲是喜觉支,寂 静离欲是轻安觉支,无散乱离欲是定觉支,简择离欲是舍觉支。 143 于不信而不动之离欲是信力,于懈怠而不动之离欲是精进力,于放逸而不动之 离欲是念力,于掉举而不动之离欲是定力,于无明而不动之离欲是慧力。胜解离欲 是信根,精勤离欲是精进根,近住离欲是念根,无散乱离欲是定根,见离欲是慧根。 依增上之义〔五〕根是离欲,依不动之义〔五〕力是离欲,依出离之义〔七〕 觉支是离欲,依因之义〔八圣〕道〔支〕是离欲,依近住之义〔四〕念住是离欲, 依勤之义〔四〕正勤是离欲,依神通之义〔四〕神足是离欲,依如之义〔四〕谛是 离欲,依无散乱之义寂止是离欲,依随观之义正观是离欲,依一味之义止观是离欲, 依不超越之义俱存是离欲,依律仪之义戒清净是离欲,依无散乱之义心清净是离欲, 依见之义见清净是离欲,依解脱之义解脱是离欲,依通达之义明是离欲,依永舍之 义解脱是离欲,依断之义尽智是离欲。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五 离欲论 五三 -------------------------------------------------------------------------- 小部经典十九 五四 志欲是依根本之义而离欲,作意是依等起之义而离欲,触是依总摄之义而离欲, 受是依等趣之义而离欲,定是依现前之义而离欲,念是依增上之义而离欲,慧是依 此上义而离欲,解脱是依坚固之义而离欲。见之道是正见,现前解之道是正思惟…… 乃至……入于不死之涅槃是依尽际之义而为道。 如是离欲是道。 六 解脱是果者如何? 于预流果之时,依见之义,正见是解脱邪见,于此解脱随转诸烦恼与诸蕴,则 解脱外之一切因相。 解脱是以解脱为所缘,以解脱为行境,于解脱生,于解脱住,于解脱安住。 解脱者,解脱有二,涅槃是解脱,涅槃所缘生一切之法是解脱,故解脱是果。 144 依现前解之义,正思惟是解脱邪思惟,于此解脱随转诸烦恼与诸蕴,则解脱外 之一切因相。 解脱是以解脱为所缘,以解脱为行境,于解脱生,于解脱住,于解脱安住。 解脱者,解脱有二,涅槃是解脱,涅槃所缘生一切之法是解脱,故解脱是果。 依摄受之义正语是解脱邪语……乃至……依等起之义正业是解脱邪业〔……〕, 依清净之义正命是解脱邪命〔……〕,依精勤之义正精进是解脱邪精进〔……〕,依 近住之义正念是解脱邪念〔……〕,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是解脱邪定,于此解脱随转诸 烦恼与诸蕴,则解脱外之一切因相。 解脱是以解脱为所缘,以解脱为行境,于解脱生,于解脱住,于解脱安住。 解脱者,解脱有二,涅槃是解脱,涅槃所缘生一切法是解脱,故解脱是果。 七 于一来果之时,依见之义正见是……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是解脱粗之欲 贪结、瞋结、粗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于解脱此随转诸烦恼与诸蕴,则解脱外之一 切因相。 解脱是以解脱为所缘,以解脱为行境,于解脱生,于解脱住,于解脱安住。 解脱者,解脱有二,涅槃是解脱,涅槃所缘生一切法是解脱,故解脱是果。 八 于不还果之时,依见之义正见是……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是解脱细之欲 贪结、瞋结、细之欲贪随眠、瞋随眠,于此解脱随转诸烦恼与诸蕴,则解脱外之一 切因相。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五 离欲论 五五 -------------------------------------------------------------------------- 小部经典十九 五六 145 解脱者,以解脱为所缘,以解脱为行境,于解脱生,于解脱住,于解脱安住。 解脱者,解脱有二,涅槃是解脱,涅槃所缘生一切法是解脱,故解脱是果。 九 于阿罗汉果之时,依见之义正见是……乃至……依无散乱之义正定是解脱色 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于此解脱随转诸烦 恼与诸蕴,则解脱外之一切因相。 解脱是以解脱为所缘,以解脱为行境,于解脱生,于解脱住,于解脱安住。 解脱者,解脱有二,涅槃是解脱,涅槃所缘生一切法是解脱,故解脱是果。 一○ 见解脱是正见,现前解脱是正思惟,摄受解脱是正语,等起解脱是正业,清 净解脱是正命,精勤解脱是正精进,近住解脱是正念,无散乱解脱是正定。近住解 脱是念觉支,思择解脱是择法觉支,精勤解脱是精进觉支,遍满解脱是喜觉支,寂 静解脱是轻安觉支,无散乱解脱是定觉支,简择解脱是舍觉支。 于不信而不动之解脱是信力,于懈怠而不动之解脱是精进力,于放逸而不动之 解脱是念力,于掉举而不动之解脱是定力,于无明而不动之解脱是慧力。胜解解脱 是信根,精勤解脱是精进根,近住解脱是念根,无散乱解脱是定根,见解脱是慧根。 依增上之义〔五〕根是解脱,依不动之义〔五〕力是解脱,依出离之义〔七〕 觉支是解脱,依因之义〔八圣〕道〔支〕是解脱,依近住之义〔四〕念住是解脱, 依勤之义〔四〕正勤是解脱,依神通之义〔四〕神足是解脱,依如之义〔四〕谛是 146 解脱,依无散乱之义寂止是解脱,依随观之义正观是解脱,依一味之义止观是解脱, 依不超越之义俱存是解脱,依律仪之义戒清净是解脱,依无散乱之义心清净是解脱, 依见之义见清净是解脱,依解脱之义解脱是解脱,依通达之义明是解脱,依永舍之 义解脱是解脱,依断之义尽智是解脱。 志欲乃依根本之义而解脱,作意是依等起之义而解脱,触是依总摄之义而解脱, 受是依等趣之义而解脱,定是依现前之义而解脱,念是依增上之义而解脱,慧是依 此上之义而解脱,解脱是依坚固之义而解脱。见之道是正见,现前解之道是正思惟 ……入于不死涅槃是依尽际之义而为道。 如是离欲是道,解脱是果。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五 离欲论 五七 -------------------------------------------------------------------------- 小部经典十九 五八 p.147.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波罗奈仙人堕处鹿野林中。尔时,世尊言五比丘曰: 诸比丘!出家〔者〕是不可习此二边。何者为二?〔一〕于诸欲专心欲耽著,为下 劣、卑贱、异生类、非尊圣、无义,〔二〕专心于自己之疲劳,为苦、非尊圣、无义。 诸比丘!如来去此两边现等觉中道,资于眼生、智生、寂静、通智、等觉、涅槃。 诸比丘!如来现等觉资于眼生、智生、寂静、通智、等觉、涅槃此之中道者如何? 此是八圣道支,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比 丘!如来现等觉此中道资于眼生、智生、寂静、通智、等觉、涅槃也。 二 复次,诸比丘!此是苦之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 苦,爱别离是苦,希求不得是苦,略说之五取蕴是苦。,俱行喜贪于随处欢喜,谓欲 复次,诸比丘!此是苦集之圣谛:此渴爱生后有 爱、有爱、无有爱。 148 复次,诸比丘!此是苦灭之圣谛:此三爱悉皆离灭、舍离、定弃、解脱、无执。 复次,诸比丘!此顺苦灭道之圣谛:此八圣道支,谓正见……乃至……正定。 三 诸比丘!一此苦之圣谛」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诸 比丘!「应遍知此苦之圣谛……乃至……已令遍知,」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 慧生、明生、光明生。 诸比丘!「此是苦集之圣谛」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诸比丘!「应断此苦集之圣谛……乃至……已断,」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 生、明生、光明生。 诸比丘!「此苦灭之圣谛」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诸比丘!「此应现证之苦灭圣谛……乃至……已现证,」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 慧生、明生、光明生。 诸比丘!「此顺苦灭道之圣谛」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 生。诸比丘!「应修习此顺苦灭道之圣谛……乃至……已修习,」我于未曾闻之法眼 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四 诸比丘!于此四圣谛,如是三转十二行相之如实智见,于我未善清净时,诸比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六 无碍解论 五九 -------------------------------------------------------------------------- 小部经典十九 六○ 丘!我于天、魔、梵界、沙门、婆罗门、诸生未确认现证无上正等觉。诸比丘!于 149 此四圣谛,如是三转十二行相之如实智见,于我已善清净时,诸比丘!我则于天、 魔、梵界、沙门、婆罗门、诸生已确认现证无上正等觉。复次,于我生见、智,「我 、心解脱不动,此是最后生,勿复更有后有。」 世尊如是说示,五比丘欢喜而赞叹世尊之所说。 复次,说此之时,具寿憍陈如远尘离垢之法眼生,一此一切集法是灭法。」 复次,世尊转法轮时,地居之诸神发出音声,「此处世尊于波罗奈仙人堕处鹿野 林转无上之法轮,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世间之任何人亦不能回避遮蔽。」四 大王众诸天闻地居之诸神之音声。三十三天闻四大王众诸天之音声……乃至……夜 摩天〔……〕观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发出 音声,「此处世尊于波罗奈仙人堕处鹿野林转无上之法轮,沙门、婆罗门、天、魔、 梵或世间之任何人亦不能盖覆。」 如是剎那、瞬时、须臾而音声乃至达于梵世。此十千世界乃大震动,于世间出 现无量广大之光辉,超越诸天之天威。 此时,世尊说优陀那曰:憍陈如乃了解,憍陈如乃了解。因此,名憍陈如而称 为「阿若憍陈如。」1 l50 五 「此是苦之圣谛」,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眼生」者乃依何之义?「智生」者乃依何之义?「慧生」者乃依何之义?「明生」者 乃依何之义?「光明生」者乃依何之义耶? 「眼生」者乃依见之义。「智生」者乃依知之义。「慧生」者乃依了知之义。「明生」 者乃依通达之义。「光明生」者乃依光耀之义。 眼是法,智是法,慧是法,明是法,光明是法。此五法是法无碍解之所缘而且 是行境。此之所缘是行境,此行境是此之所缘。是故,诸法之智乃称为法无碍解。 见之义是义,知之义是义,了知之义是义,通达之义是义,光耀之义是义。此 之五义乃无碍解之所缘而且为行境。此之所缘是此之行境,此之行境是此之所缘。 是故,言诸法之智是义无碍解。 为显示五法有文词言,为显示五义有文词言。此之十词是词无碍解之所缘而且 为行境。此之所缘乃此之行境,此之行境乃此之所缘。是故,言诸词之智是词无碍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六 无碍解论 六一 -------------------------------------------------------------------------- 小部经典十九 六二 解。 有五法之智,有五义之智,有十词之智。此之二十智是辩无碍解之所缘而且为 行境。此之所缘乃此之行境,此之行境乃此之所缘。是故,言诸辩之智是辩无碍解。 六 「应遍知此苦之圣谛……乃至……已遍知,」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 明生、光明生。 151 「眼生」者是依何之义?「智生」者是依何之义?「慧生」者是依何之义?「明生」者 是依何之义?「光明生」者是依何之义? 「眼生」者,是依见之义。「智生」者是依知之义。「慧生」者是依了知之义。「明生」 者是依通达之义。「光明生」者是依光耀之义。 眼是法,智是法,慧是法,明是法,光明是法。此之五法乃法无碍解之所缘而 且为行境。此之所缘乃此之行境,此之行境乃此之所缘。是故,言诸法之智是法无 碍解。 见之义是义,知之义是义,了知之义是义,通达之义是义,光耀之义是义。此 之五义是义无碍解之所缘而且为行境。此之所缘乃此之行境,此之行境乃此之所缘。 是故,言诸义之智是义无碍解。 为显示五法有文词言,为显示五义有文词言。此之十词是词无碍解之所缘而且 为行境。此之所缘乃此之行境,此之行境乃此之所缘。是故,言诸词之智是词无碍 解。 有五法之智,有五义之智,有十词之智。此二十智是辩无碍解之所缘而且为行 境。此之所缘乃此之行境,此之行境乃此之所缘。是故,言诸辩之智是辩无碍解。 于苦圣谛有十五法、十五义、三十词、六十智。 七 「此是苦集之圣谛」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乃至……「应断 152 此苦集之圣谛……乃至……已断亡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乃至 ……于集圣谛有十五法、十五义、三十词、六十智。 「此是苦灭之圣谛」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乃至……「应现 证此苦灭之圣谛……乃至……已现证,」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 乃至……于苦灭圣谛有十五法、十五义、三十词、六十智。 「此是顺苦灭道之圣谛」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乃至「应修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六 无碍解论 六三 -------------------------------------------------------------------------- 小部经典十九 六四 习此顺苦灭道之圣谛……乃至……已修习,」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 ……乃至……于顺苦灭道谛有十五法、十五义、三十词、六十智。 此之四圣谛有六十法、六十义、百二十词、二百四十智。 八 诸比丘!「此身之身观也,」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诸比丘! 「应修习此身之身观也,」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此受之……乃 至……此心之……乃至……此法之法观也,」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诸 比丘!「应修习此法之法观……乃至……已修习,」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 ……光明生2。 153 「此身之身观也,」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应修习此身之身观 ……乃至……已修习,」于未曾闻法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眼生」者是依何之义?「智生」者是依何之义?「慧生」者是依何之义?「明生」者 是依何之义?「光明生」者是依何之义? 「眼生」者是依见之义……乃至……是故,言诸辩之智是辩无碍解。身之身观念 住有十五法、十五义、三十词、六十智。 154 「此受之……乃至……此心之……乃至……应修习此法之法观……乃至……已 修习,」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于法之法观念住有十五法、十五 义、三十词、六十智。 于四念住有六十法、六十义、百二十词、二百四十智。 九 诸比丘!「此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 明生。诸比丘!「应修习此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乃至……已修习」我于未曾 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此勤三摩地……乃至……此心三摩地……乃至 ……此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诸比 丘!「应修习此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乃至……已修习」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 ……乃至……光明生3。 一○ 「此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于未曾闻之法生眼……乃至……光明生。「应 修习此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乃至……已修习,」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 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155 「眼生」者是依何之义?……〔乃至〕……是故,言诸辩之智是辩无碍解。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六 无碍解论 六五 -------------------------------------------------------------------------- 小部经典十九 六六 于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有十五法、十五义、三十词、六十智。 「此勤行三摩地……乃至……心三摩地……乃至……此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 足,」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应修习此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乃至……已修习,」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乃至………是故,言诸 辩之智是辩无碍解。 于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有十五法、十五义、三十词、六十智。 于四神足有六十法、六十义、百二十词、二百四十智。 156 一一 诸比丘!「集也集也,」于未曾闻之法毘婆尸菩萨眼生……乃至光明生。诸比 丘!「灭也灭也,」于未曾闻之法毘婆尸菩萨眼生……乃至……光明生。于毘婆尸菩 萨之说有十法、十义、二十词、四十智。 诸比丘!「集也集也,」于未曾闻之法尸弃菩萨……乃至……毘舍浮菩萨……乃 至……俱留孙菩萨……乃至……拘那含牟尼菩萨……乃至……迦叶菩萨眼生……乃 至……光明生。诸比丘「灭也灭也,」于未曾闻之法迦叶菩萨眼生……乃至光明生。 于迦叶菩萨之说有十法、十义、二十词、四十智。 诸比丘!「集也集也,」于未曾闻之法乔答摩菩萨眼生……乃至……光明生。诸 比丘!「灭也灭也,」于未曾闻之法乔达摩菩萨眼生……乃至光明生。于乔达摩菩萨 之说有十法、十义、二十词、四十智。 于七菩萨之七说有七十法、七十义、百四十词、二百八十智。 一二 「已知、见、解、现证凡通智之通智义,以慧接触而无不以慧接触之通智义」 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于通智之通智义有二十五法、二十五义、五十 词、百智。 「已知、见、解……乃至……凡遍智之遍智义……乃至……断之断义……乃至 157 ……修习之修习义……乃至……现证之现证义」……光明生。于现证之现证义有二十 五法、二十五义、五十词、百智。 于通智之通智义,遍智之遍智义,断之断义,修习之修习义,现证之现证义有 百二十五法、百二十五义、二百五十词、五百智。 一三 「凡已知、见、解蕴之蕴义……乃至……」……光明生。于蕴之蕴义有二十五 法……乃至……百智。「已知、见、解……乃至……凡界之界义……乃至……处之处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六 无碍解论 六七 -------------------------------------------------------------------------- 小部经典十九 六八 义……乃至……有为之有为义……乃至……无为之无为义」……光明生。于无为之无 为义有二十五法、二十五义、五十词、百智。 于蕴之蕴义,界之界义,处之处义,有为之有为义,无为之无为义有百二十五 法、百二十五义、二百五十词、五百智。 一四 「凡已知、见、解苦之苦义……乃至……」光明想。于苦之苦义有二十五法…… 乃至……百智「凡已知、见、解集之集义……乃至……灭之灭义……乃至……道之 道义……乃至……」……光明生。于道之道义有二十五法、二十五义、五十词、百智。 于四圣谛有百法、百义、二百词、四百智。 一五 「凡已知、见、解……乃至……义无碍解之义无碍解义……乃至……」……光 明生。义无碍解之义无碍解义有二十五法……乃至百智。」「凡已知、见、解……乃 至……法无碍解之法无碍解义……乃至……词无碍解之词无碍解义……乃至……辩 158 无碍解之辩无碍解义」……光明生。于辩无碍解之辩无碍解义有二十五法……乃至百 智。 于四无碍解有百法、百义、二百词、四百智。 一六 「凡已知、见解……乃至……根上下智」……光明生。于根上下智有二十五法 ……乃至……百智。「凡已知、见、解……乃至……有情意乐意趣智……乃至……对偶 示导智……乃至……成大悲智……乃至……无障智」……光明生。于无障智有二十五 法……乃至……百智。 于六4佛法有百五十法、百五十义、三百词、六百智。 于无碍解论 有八百五十法、八百五十义、千七百词、三千四百智。 注1 以上已于「转法轮经」。 2 以上,已于别经。 3 已于第二之别经。 4 以上已列举五。应「脱一切智智。」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六 无碍解论 六九 -------------------------------------------------------------------------- 小部经典十九 七○ p.159.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于波罗奈……因此,名憍陈如,称为「阿若憍陈如」。 「此是苦之圣谛,」于未曾闻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眼生」者,是依何之义?「智生」者,是依何之义?「慧生」者,是依何之义?「明 生」者,是依何之义?「光明生」者,是依何之义? 「眼生」是依见之义。「智生」是依知之义。「慧生」是依了知之义。「明生」是依通 达之义。「光明生」是依光耀之义。 眼是法,见之义是义。智是法,知之义是义。慧是法,了知之义是义。明是法, 通达之义是义。光明是法,光耀之义是义。此五法、五义以苦为事,以谛为事,以 谛为所缘,以谛为行境,谛所摄,谛所属,且于谛而生,于谛而住,于谛而安住。 二 「法轮」者,依何之义而为法轮? 转法与轮,故为法轮,转轮与法,故为法轮,以为法转,故为法轮,以转法所 行,故为法轮,转住于法,故为法轮,转安住于法,故为法轮,转令住于法,故 为法轮,于法得转自在,故为法轮,于法令得转自在,故为法轮,于法得转究竟, 160 故为法轮,于法令得转究竟,故为法轮,于法得转无畏,故为法轮,于法令得转无 畏,故为法轮,转恭敬法,故为法轮,转尊重法,故为法轮,转尊敬法,故为法轮, 转供养法,故为法轮,转畏敬法,故为法轮,转法幢,故为法轮,转法帜,故为法 轮,转法增上,故为法轮,此法轮于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世间之任何人亦 不能回避遮蔽,故为法轮。 信根是法,转此法,故为法轮。精进根是法,转此法,故为法轮。念根是法, 转此法,故为法轮。定根是法,转此法,故为法轮。慧根是法,转此法,故为法轮。 信力……〔乃至〕……精进力……〔乃至〕……念力……〔乃至〕……定力……乃 至……慧力……〔乃至〕……念觉支……〔乃至〕……择法觉支……〔乃至〕…… 精进觉支……〔乃至〕……喜觉支……〔乃至〕……轻安觉支……〔乃至〕……定 觉支……〔乃至〕……舍觉支……〔乃至〕……正见……〔乃至〕……正思惟…… 161 〔乃至〕……正语……〔乃至〕……正业……〔乃至〕……正命……〔乃至〕…… 正精进……〔乃至〕正念……〔乃至〕……正定是法,转此法,故为法轮。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七 法轮论 七一 -------------------------------------------------------------------------- 小部经典十九 七二 依增上之义〔五〕根是法,转此法,故为法轮。依不动之义〔五〕力……〔乃 至〕……依出离之义〔七〕觉支……〔乃至〕……依因之义〔八圣〕道支……〔乃 至〕……依近住之义〔四〕念住……〔乃至〕……依勤之义〔四〕正勤……〔乃至〕 ……依神通之义〔四〕神足……〔乃至〕……依如之义〔四〕谛……〔乃至〕…… 依无散乱之义而寂止……〔乃至〕……依随观之义而正观……〔乃至〕……依一味 之义而止观……〔乃至〕……依不超越之义而俱存……〔乃至〕……依律仪之义而 戒清净……〔乃至〕……依无散乱之义而心清净……〔乃至〕……依见之义而见清 净……〔乃至〕……依解脱之义而解脱……〔乃至〕……依通达之义而明……〔乃 162 至〕……依永舍之义而解脱……〔乃至〕……依断之义而尽智……〔乃至〕……依止 灭之义而无生智是法,转此法,故为法轮。 志欲是依根本之义而为法,转此法,故为法轮。作意是依等起之义……〔乃至〕 ……触是依总摄之义……〔乃至〕……受是依等趣之义……〔乃至〕……定是依现 前之义……〔乃至〕……念是依增上之义……〔乃至〕……慧是依此上义……〔乃 至〕……解脱是依坚固之义……〔乃至〕……入于不死涅槃是依尽际之义而为法, 转此法,故为法轮。 三 「应为遍知此苦之圣谛……乃至……已遍知,」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 光明生。「眼生」者,是依何义?……乃至……「光明生」者,是依何义? 「眼生」是依见之义……〔乃至〕……「光明生」是依光耀之义。 眼是法,见之义是义……乃至……光明是法,光耀之义是义。此五法、五义以 苦为事,以谛为事……乃至……安住于谛。 法轮者依何义为法轮?转法与轮,故为法轮……乃至……入于不死涅槃是依尽 际之义而为法,转此之法,故为法轮。 四 「此是苦集之圣谛,〕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应断此苦集之圣 谛……乃至……已断,」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眼生」者,是依 163 何义?……乃至……「光明生」者,是依何义?「眼生」是依见之义……乃至……「光明 生」是依光耀之义。眼是法,见之义是义……乃至……光明是法,光耀之义是义。此 五法、五义以集为事,以谛为事……乃至……以灭为事,以谛为事……乃至……以 道为事,以谛为事,以谛为所缘……乃至……安住于谛。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七 法轮论 七三 -------------------------------------------------------------------------- 小部经典十九 七四 法轮者,是依何之义而为法轮?转法与轮,故为法轮……乃至……入于不死涅 盘是依尽际之义为法,转此法,故为法轮。 五 诸比丘!「此身之身观,」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诸比丘! 「应修习此身之身观……乃至……已令修习,」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 生。「此受之……乃至……此心之……乃至……此法之法观,」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 ……乃至……光明生。诸比丘!应修习此法之法观……乃至……已令修习,」我于未 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明生。 「此身之身观」……乃至……光明生。「眼生」者,是依何之义?……乃至……「光 明生」者,是依何之义?「眼生」是依见之义……乃至……「光明生」者,是依光耀之 义。眼是法,见之义是义……乃至……光明是法,光耀之义是义。此五法、五义以 身为事,以念住为事……乃至……以受为事,以念住为事……乃至……以心为事, 以念住为事……乃至……以法为事,以念住为事……乃至……安住于念住。「法轮」 者,是依何义而为法轮?转法与轮,故为法轮……乃至……入于不死涅槃是依尽际 164 之义为法,转此法,故为法轮 六 诸比丘!「此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我于未曾闻之法眼生……乃至……光 明生。诸比丘!「应修习此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乃至……此勤三摩地……乃 至……此心三摩地……乃至……此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乃至……光明 生。诸比丘!「应修习此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乃至……光明生。 「此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乃至……光明生。「眼生」者,是依何之义? ……乃至……「光明生」者,是依何义?「眼生」是依见之义……乃至……「光明生」是 依光耀之义。眼是法、见之义是义……乃至……光明是法,光耀之义是义。此五法、 五义以欲为事,以神足为事,以神足为所缘……乃至……安住于神足。法轮者,依 何义是法轮?转法与轮,故是法轮。……乃至……不死涅槃是依尽际之义而为法, 转此法与轮,故是为法轮。 「此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乃至……光明生。「眼生」者,是依何之义? ……乃至……「光明生」者,是依何之义?「眼生」是依见之义……乃至……「光明生」 是依光耀之义。眼是法,见之义是义……乃至……光明是法,光耀之义是义。此五 165 法、五义以勤为事,以神足为事……乃至……以心为事,以神足为事……乃至…… 无碍解道 俱存品第七 法轮论 七五 -------------------------------------------------------------------------- 小部经典十九 七六 以观为事,以神足为所缘……乃至……安住于神足。法轮者,依何义为法轮?转法 与轮,故法轮……乃至……入于不死涅槃而依尽际之义是法,转此法故是法轮。 p.166. |
|||